
一、羊頸肉
又稱“羊脖子”,羊脖子肌肉發達,肥瘦兼有。
主要產品:羊頸排/羊頸切片、整羊脖子。
常見做法:煎羊頸排、燉羊頸排。
二、羊上腦
寧夏鹽池灘羊上腦肉質細嫩,有大理石花紋。
主要產品:灘羊上腦肉磚。
常見做法:涮肉、烤肉。
三、羊外脊
寧夏鹽池灘羊外脊位于脊骨外側,呈長條形狀,形似扁擔,故又稱扁擔肉。羊外脊部位的肉肌肉細膩、肉質鮮嫩多汁、是羊肉的上乘部位,由于出肉率太少顯得尤為珍貴,價格也相對非常昂貴。
主要產品:紐約克。
常見做法:燒烤、手切成片涮肉。
四、羊前腿
羊前腿瘦肉較多,營養豐富,中國古代醫學認為,羊肉是助元陽、補精血、療肺虛、益勞損之佳品,是一種優良的溫補強壯劑。
主要產品:法式羊前腿、前腿肉卷。
常見做法:火鍋涮肉、烤羊腿。
五、肋腹(羊排)
羊肋腹部位的肉肥瘦結合,脂肪覆蓋率好,質地松軟,鮮嫩多汁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。
主要產品:羊大排(羊整排)、法式羊排、寸排、肋排肉磚等。
常見做法:烤羊排、燉、涮。
六、羊里脊
羊里脊肉是緊靠脊骨后側的小長條肉,是羊身上最鮮嫩的兩條瘦肉,羊里脊肉蛋白質含量高,脂肪含量低,所以味道鮮美,受人喜愛,享受“肉中嬌子”的美稱。
主要產品:羊菲力。
常見做法:炒、炸、煎等。
七、黃瓜條
羊黃瓜條位于羊的磨檔前端、三岔下端。因形狀酷似黃瓜,故稱黃瓜條。
主要產品:真空黃瓜條。
常見做法:炸、炒等。
八、羊后腿
寧夏鹽池灘羊后腿肉質細嫩、高蛋白、低脂肪、容易消化含磷脂多,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,膽固醇含量少。
主要產品:法式羊后腿、后腿肉卷、后腿切片等。
常見做法:烤羊后腿、火鍋涮肉、煎。
九、羊腱子
羊大腿上的肌肉,肌肉包裹內藏筋,硬度適中,口感勁道。
主要產品:法式羊腱子。
常見做法:醬、燉、鹵。
十、羊蹄子
羊蹄子肉質滑嫩,有嚼勁。
主要產品:凈羊蹄。
常見做法:紅燒羊蹄。
十一、羊胸肉
羊熊肉是前胸軟骨兩側的肉,像還帶一樣薄長,有一定脂肪覆蓋,熟制后肥而不膩。
主要產品:暫不詳
十二、羊腩
羊肚腩肉,肉質稍韌,口感肥厚而醇香。
主要產品:羊腩卷。
常見做法:涮、紅燜。